(以下文章来源于复旦大学教务处,作者黎林、张安、卢祖阳等)
2025年3月27日-30日,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高校联盟赛(上海站)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行。比赛设置步兵对抗赛、3v3对抗赛和工程挑战赛三个赛项。复旦大学“星云EGA”战队代表学校参赛,经过四天的激烈比拼,复旦代表队获得步兵对抗赛冠军,并跻身3v3对抗赛八强。
本次复旦大学代表队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黄奇伟老师领队,24级电工系科学硕士张安同学担任队长,22级电工系工硕黎林同学担任项目管理。队伍成员共计21名,年级分布横跨大一到研三,主要来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另有来自临床医学、金融等专业的同学负责战队运营,本科生占比高达70%。
战队简介
星云EGA战队是由五星级社团——电子创客社团(Electronic Geek Association,EGA)孵化的一支针对RoboMaster的专门竞赛队伍。“星云”灵感取自复旦录取通知书中“祝贺你跻身复旦百年的星空”。未来,战队希望向全校科普机器人技术,让更多同学了解RM赛事并有机会参与进来,让EGA战队成为复旦百年星空里一朵璀璨的星云。
星云EGA战队成立于2024年9月,作为一支新队与其他学校的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元创中心主题实验室的场地和资源支持下,战队成功建立。随着战队的发展壮大,鉴于研发测试的场地需要,战队将部分工作迁移至恒隆物理楼446和401实验室。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战队开发出“天枢”号步兵机器人、“天璇”号英雄机器人、“天权”号哨兵机器人。机器人的命名灵感来源于北斗七星,与战队名“星云”呼应。
赛事简介
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机器人赛事之一,已成为检验高校工程教育成果的重要标杆。今年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吸引了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244所知名高校战队同场竞技。赛事涉及机械设计、电路软硬件设计、电机控制算法、视觉智能算法、雷达建图、自主决策等工科交叉技术,在大学生机器人赛事中久负盛名,具有非常高的含金量。
赛况介绍
今年是复旦大学在该赛事上的首次亮相。
步兵对抗赛要求各参赛队开发发射17mm荧光弹丸的步兵机器人,展开一对一对抗,率先被清空血量者判负。星云EGA战队开发的步兵机器人在操作手包毅同学的控制下,一路以2:0的比分过关斩将挺进决赛,并在决赛中以2:1的比分战胜具有10年参赛历史的西藏农牧学院雪域雄鹰战队,夺得冠军。赛后,西藏农牧学院的成员为我们送上了哈达,这不仅是比赛的延续,更是竞技场外民族文化与友谊的传递。
3v3对抗赛由发射42mm弹丸英雄机器人、发射17mm弹丸步兵机器人与全自动哨兵机器人为主体展开对抗,击败对方机器人或者占据战场中心增益区均可积累胜利点,胜利点率先满200者获得胜利。星云EGA战队在小组赛前两场比赛中均以2:0的大比分获胜,强势提前锁定小组出线,并在第三局1:1战平江南大学霞客湾校区SHARK战队携手晋级十六强。
在十六进八淘汰赛中,星云EGA不断讨论战术布置,加强机器人性能,再次以2:0击败东华大学DIODE战队,与上海交通大学交龙战队、同济大学SuperPower战队、南京理工大学Alliance战队等老牌强队一同晋级八强。在八进四淘汰赛中,初次参赛的星云EGA就遇上了在该赛事里几乎占据统治地位的上海交通大学交龙战队。在交龙战队连续三次RoboMaster超级对抗赛全国总冠军的绝对实力面前,星云EGA凭借顽强的战术配合和赛程中不断精进的机器人功能,仍然打出了较高的伤害量,甚至在战局前半段时间成功压制对方。尽管最终止步八强,但是星云EGA战队的实力得到了对手和观众的一致认可!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邯郸实验室的深夜灯火,到松江赛场上的风驰电掣,这群满腔热血的青年作为未经赛事淬炼的开拓者,在RM赛场上焊出了独属于复旦的坐标系。那些在飞书群里刷屏的故障代码,此刻已凝聚成新工科建设的火种,最终在灯光璀璨的赛场上,闪耀出每个人的件件功勋!
让我们共同期待复旦大学星云EGA战队在该赛事中再接再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成员感想
文案 | 黎林 张安 卢祖阳
排版 | 王梦兰 李明圆 卢祖阳
审核 | 黄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