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随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新时期电子信息科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模式上强调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注重科学思维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上关注电子信息科学领域或与本学科领域相关应用科学技术领域、交叉学科领域。
实验中心遵循复旦大学构建通识与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2+X”培养体系,贯彻 “大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从多学科交叉融合出发,依据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构建知识体系、课程层次、理论与实践、虚拟仿真与硬件实现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中心依据知识体系结构设置课程体系。前期构筑宽厚基础,推进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从导论类课程安排,到电子信息基础类课程安排,实现知识基础融通。后期优化专业教育,根据学生个性化、多元化成长需求,进入综合、专业类课程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开放、创新、学科交叉实验,构建互相贯通的多维发展空间,提升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
2、与时俱进的各层次实验教学模式
       针对国内外电子信息教学发展趋势,以培养未来信息领域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使学生具备在信息工程、电子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和光学工程等相关领域中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专业教育培养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不仅有针对普通学生专业教育培养的实验课程,还有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室动手教学同步的实验课程。
       实验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基本资源建设,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指导教师的配备。为入选信息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学生可任意安排实验时间从事综合实验的设计和调试。
      (2)硬件实验与仿真实验教学方法
       不仅有着重系统实现的硬件实验教学,还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第一层次验证性阶段,应用仿真实验教学手段进行基础实验教学,以提高验证实验的复杂度以及实验成功效率。项目功能实现硬件实验阶段,应用仿真手段进行辅助设计,使硬件实验项目更顺利完成。
       在实训环节其他层次以及创新环节,应用仿真手段可以对实验项目的方案、设计、制作进行预评价,提高实验项目的成功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动手能力。
      (3)计划式实验与开放式实验教学手段
       不仅能够让学生按规定时间在规定场地做实验的教学模式,也可采取口袋实验室、翻转课堂、MOOC视频、网络课件等多形式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实训环节所属三个层次的基础、系统、专业实验课程,是选课系统确认的规定时间场地课内实验,采用实验教师现场指导方式进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包括自主命题开放、时间场地全天候开放,实训环节、创新环节所属实验课程都有涉及。在自主命题开放实验中,学生提出方案,手段等,教师帮助审核,最终确定实验方案,由学生独立自主实施、完成。在时间场地全天候开放实验中,学生可利用开放实验室资源,进行科创项目、导师课题、设计竞赛、课内实验提高活动。
3、前沿引领、突出创新的卓越本科人才培养效果
       中心始终关注电子信息类教学体系改革的前沿,协助学院设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和技术科学大类的培养方案。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支持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毕业设计、开展科学探索、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如复旦大学腾飞书院腾飞计划、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DUROP)曦源项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设计竞赛、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电子创新设计竞赛等,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创新取得很好效果,通过实验提高了专业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硬件设计能力,毕业去向良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3、2014、2015、2016届毕业生为例,平均68.2%的学生前往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所深造,30.2%的学生前往企事业单位就业,1.6%的学生延迟毕业。 
| 本科生 | 毕业升学 | 毕业就业 | 延毕 | |||||
| 境内 | 境外 | 派遣 | 创业 | 其他 | ||||
| 2013 届 | 总人数 | 83 | 26 | 30 | 25 | 1 | 1 | 0 | 
| 百分比 | 100 | 31.3 | 36.1 | 32.5 | 0.0 | |||
| 2014 届 | 总人数 | 91 | 25 | 33 | 33 | 0 | 0 | 0 | 
| 百分比 | 100 | 27.5 | 36.3 | 36.3 | 0.0 | |||
| 2015 届 | 总人数 | 110 | 36 | 40 | 24 | 2 | 2 | 6 | 
| 百分比 | 100 | 32.7 | 36.4 | 25.5 | 5.4 | |||
| 2016 届 | 总人数 | 97 | 38 | 32 | 25 | 1 | 1 | 0 | 
| 百分比 | 100 | 39.2 | 33.0 | 27.8 | 0.0 | |||
| 四届 总计 | 总人数 | 381 | 125 | 135 | 107 | 4 | 4 | 6 | 
| 百分比 | 100 | 32.8 | 35.4 | 30.2 | 1.6 | |||
2018 © 复旦大学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
技术支持: 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