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果

3-3

近五年来中心人员教研主要成果

1、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
(1)上海市精品课程《线性代数》,2015年
(2)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高频电路基础(第二版)》,陈光梦,2016年
(3)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信号和通信系统(第三版)》,汪源源、朱谦、包闻亮,2015年
(4)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逻辑基础(第三版)》,陈光梦,2013年
(5)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模拟电子学基础(第二版)》,陈光梦,2013年
2、教学项目
(1)复旦大学2017年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研究项目《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王勇、孔庆生、徐峰、崔旭高、童立青
(2)2016年度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研究项目《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和实验系统设计研究》,王勇、孔庆生、徐峰、崔旭高、童立青
(3)2016TI大学计划优秀联合实验室,2016年
3、教学论文
(1)孙璎竑,赵燕,孔庆生,王勇. 电子工程类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 16(3): 107-109,141.
(2)王勇. 学生实验中的错与纠错实验,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01.
(3)徐雷,胡波,冯辉,韩伟力. 关于综合性高校开展新型工程教育的思考.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 no. 2, pp. 6-12, 2017.
(4)胡波,冯辉,韩伟力,徐雷. 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复旦教育论坛(CSSCI), no. 2, pp. 20-28, 2017.
(5)王勇. 电子电路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实验室科学,2017/01.
(6)郭翌,孔庆生,王勇. 模拟与数字电路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06.
(7)卢潭城,刘鹏,高翔,陆起涌. 基于AD8232芯片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113-117.
(8)童立青,王勇. 三极管特性曲线实验的回扫线问题研究.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4/01.
(9)卢潭城、高翔、刘鹏、陆起涌. 基于Internet的天线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2,Vol.32,No.12,P115-117.
(10)王勇. 麻省理工学院模拟电路实验课程分析与研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07.
(11)王勇.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06.   
(12)贾思强、朱隽、高翔、陆起涌. 基于DPMR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7月第7期 P54-59.
(13)张群、杨絮、张正言、陆起涌. 蓝牙模块串口通信的设计与实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3月第31卷第3期总第193期 P79-P82.
(14)张正言、张群、贾思强、陆起涌. 离线反激式LED恒流源的设计.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年 Vol.34 No.1 P35-37,P69.
4、教学获奖
(1)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信号类课程教学新体系在卓越信息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汪源源、迟楠、吴晓峰、易婷、郭翌、陈赟、周小林、曾晓洋、杨涛、胡蝶
(2)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技术大类本科数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阚海斌、赵一鸣、谢锡麟、张巍、张建国、章忠志、孙未未、吴永辉、倪卫明、冯辉
(3)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组织奖,孔庆生、王勇、李旦、孙璎竑、方雁雁
(4)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刘祖望
(5)2016年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徐峰
(6)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组织奖,孔庆生、王勇、李旦、孙璎竑、方雁雁
(7)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刘祖望
(8)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陈光梦
(9)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组织奖,孔庆生、王勇、李旦、孙璎竑、方雁雁
(10)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刘祖望
(11)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陈光梦
(12)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组织奖,孔庆生、王勇、李旦、孙璎竑、方雁雁
(13)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刘祖望
(14)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陈光梦

3-4

近五年来中心人员科研主要成果(限填15项)

1、科研获奖(代表奖项1项)
(1)2016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骨骼系统超声诊断的新方法、仪器及应用,他得安、王威琪、刘成成、许凯亮、徐峰、周国辉、李颖、韩海杰、王文斌、宋小军
2、科研项目(代表项目6项)
(1)微重力状态下定量超声背散射评价骨质的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160405,徐峰,2017
(2)超声背散射信号评价椎弓根螺钉钉道周围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601953,他得安、徐峰,2017
(3)复合管材内部缺陷的光声多模态导波成像理论及检测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604055,李旦,2017
(4)医学超声检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525416,他得安、徐峰,2015
(5)骨骼系统超声测试与分析的理论研究及实验仪器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11327405,他得安、徐峰、王勇,2014
(6)基于拓扑知觉理论及协同运动的感知模型及其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1148,张建秋、王勇,2014
3、科研论文(代表作8篇)
(1)Ying Li, Boyi Li, Feng Xu*, Chengcheng Liu, Dean Ta*, Weiqi Wang. Ultrasonic backscatter measurements at the calcaneus: An in vivo study. Measurement 2018:122, 128-134.
(2)Y. Xu, Z. Xiao, H. Feng, T. Yang, B. Hu, Y. Zhou, "Modeling Buffer Starvations of Video Stream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with Large-Scale Measurement of User Behavior,"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SCI,IF: 3.822) , Vol. 16(No. 8) (2017), pp. 2228-2245. 
(3)Yang Chen, Dan Li*, and JianQiu Zhang, Complementary Color Wavelet: a Novel Tool for Color Image/Video Analyses and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DOI 10.1109/TCSVT.2017.2776239.
(4)Z. Zong, H. Feng, R. Yu, N. Zhao, T. Yang, B. Hu, "Optimal Transceiver Design for SWIPT in K-User MIMO Interference Channel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CI,IF: 4.951), Vol.15(No.1) (2016), pp. 430-445. 
(5)Chengcheng Liu, Feng Xu, Dean Ta, et al. Measurement of the Human Calcaneus In Vivo Using Ultrasonic Backscatter Spectral Centroid Shift. J Ultrasound Med. 2016, 35(10):2197.
(6)Chengcheng Liu, Tao Tang, Feng Xu, et al. Signal of Interest Selection Standard for Ultrasonic Backscatter in Cancellous Bone Evaluation. Ultrasound in medicine & biology. 2015: 41(10), 2714-2721.
(7)H. Feng, X. Shi, T. Yang, B. Hu, “Unbiased consensus in wireless networks via collisional random broadcast and its application on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Signal Processing (SCI,IF: 3.11), Vol. 98(2014), pp. 212–223. 
(8)L. Liu, H. Feng, T. Yang, B. Hu, “MIMO-OFDM Wireless Channel Prediction by Exploiting Spatial-Temporal Correl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CI,IF: 4.951), Vol. 13(No. 1) (2014), pp. 310–319. 

2018 © 复旦大学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

技术支持: 维程互联